其实碧螺春是有故事的茶的问题并不复杂,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碧螺春是谁,因此呢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碧螺春是有故事的茶的一些知识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!
一、碧螺春原名是什么意思
1、碧螺春原名是梨山茶的意思,梨山茶属于乌龙茶类,是半发酵茶,产于中国。
2、碧螺春地处中国南投县最北端,与台中县及花莲县交接,高山气候特别显著,制作出的碧螺春茶叶极少有因萎凋不足所带来的生涩与臭青感的,这也就形成了碧螺春茶备受欢迎的主因。
3、碧螺春在福寿山农场、翠峰、翠峦、武陵、天府、松茂、红香、大雪山、八仙山等各产地所产的碧螺春茶皆有其特色,其中以福寿山农场、武陵农场、翠峰最具代表性。
二、碧螺春是康熙命名的吗
清代王应奎《柳南随笔》记载:康熙皇帝,于康熙三十八年(1699)春,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。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“吓煞人香”进贡,帝以其名不雅驯,题之日“碧螺春”。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。后人评曰,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,卷曲似螺,春时采制,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,钦赐其美名。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,成为清宫的贡茶了。但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。
三、《碧螺春》的作者是谁
1、散文《碧螺春》作者:唐锁海先生碧螺春清·陈康祺从来隽物有嘉名,物以名传愈自珍。
2、梅盛每称香雪海,茶尖争说碧螺春。
3、已知焙制传三地,喜得揄扬到上京。
4、吓煞人香原夸语,还须早摘趁春分。
5、碧螺春清·梁同书此茶自昔知者稀,精气不关火焙足。
6、蛾眉十五采摘时,一抹酥胸蒸绿玉。
7、纤衫不惜春雨干,满盏真成乳花馥。
四、吓煞人香什么时候改名叫碧螺春的
凡是品饮过碧螺春的人,都会由衷赞赏它的嫩绿隐翠、叶底柔匀、清香幽雅、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,但茶友们是否也会对它那雅韵十足的名称而感到好奇呢?说起它的名称之来历,这里面还有个趣味盎然的故事: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,茶友们一定会觉得这个名字怪怪的,是怎么叫起来的呢?相传在清康熙年间,有一年洞庭东山碧螺峰上的茶树长得特别繁茂,采茶姑娘们采下来的。茶用竹筐装不下了,就把多余的茶放在怀中。茶得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,采茶姑娘们争呼吓煞人香(吴中方言),此茶由此得名。后康熙皇帝下江南,巡抚宋荦以此茶进献,康熙帝对茶大加欣赏,但觉其名不雅,便据其采撷于碧螺峰,茶色碧绿,形曲似螺,又值于早春采撷,因此钦定茶名碧螺春。从此以后碧螺春茶就成为了历年进贡之茶中珍品。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东、西山,但关于碧螺春却有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。一种传说讲:碧螺春兴于唐代、盛于宋朝,明清之际遍及江南。因色如碧、形似螺,又值春天之际,故而得名。据说,此茶为王母娘娘派仙鹤传的种,山人朱元正独得其妙,植于山崖下。初称其为“吓煞人香”,后清康熙南巡到东山,才改名碧螺春。另一类说法也就是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,传说认为碧螺春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,当初茶农采茶,因“筐不胜贮,置于怀中,茶得热气,忽发异香”,茶农于是惊呼“吓煞人格香”,“吓煞人香”于是便成为碧螺春的俗名。后适逢康熙皇帝南巡,江苏巡抚宋荦用此茶进献,甚得嘉许,但圣上以为名称不雅,遂钦赐“碧螺春”之名。于是,今天就有了人人传颂的碧螺春美称。碧螺春传说(东山篇)很早以前,东洞庭莫厘峰上有一种奇异的香气,人们误认为有妖精作祟,不敢上山。一天,有位胆大勇敢、个性倔强的姑娘去莫厘蜂砍柴,刚走到半山腰,确闻到一股清香,她也感到惊奇,就朝山顶观看,看来看去没有发现什么奇异怪物,为好奇心所驱,她冒着危险,爬上悬崖,来到山峰顶上,只见在石续里长着几棵绿油油的茶树,一阵阵香味好像就从树上发出来的。她走近茶树,采摘了一些芽叶揣在坏里,就下山来,谁知一路走,怀里的茶叶一路散发出浓郁香气,而且越走,这股香气越浓,这异香薰得她有些昏沉沉。回到家里,姑娘感到又累又渴,就从怀里取出茶叶,但觉满屋芬芳,姑娘大叫“吓煞人哉,吓煞人哉!”,一边撮些芽叶泡上一杯喝起来。碗到嘴边,香沁心脾,一口下咽,满口芳香;二口下咽,喉润头清;三口下咽,疲劳消除。姑娘喜出望外,决心把宝贝茶树移回家来栽种。第二天,她带上锄头,把小茶树挖来,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脚下,加以精心培育。几年以后,茶树长得枝壮叶茂,茶树散发出来的香气,吸引了远近乡邻,姑娘把采下来的芽叶泡茶招待大家,但见这芽叶满身茸毛,香浓味爽,大家赞不绝口,因问这是何茶,姑娘随口答曰:“吓煞人香。”从此,吓煞人香茶,渐渐引种繁殖,遍布了整个洞庭西山和东山,采制加工技术也逐步提高,逐步形成现今具有“一嫩三鲜”(即芽叶嫩,色、香、味鲜)特点,碧绿澄清,形似螺旋,满披茸毛的碧螺春茶。至于吓煞人香怎么改名为碧螺春?据说是皇帝下江南时,品尝此茶,见其香气芬芳,味醇回甘,碧绿清澈,爱不释手,因“吓煞人香”茶名太俗,才赐名为“碧萝春”。以后因其形如卷螺,又称“碧螺春”了。
五、碧螺春茶叶的来历
碧螺春由土人朱元正独自制法,“出自其家,尤称妙品,每斤价值三两。”这“碧螺春”茶名,据朱元正的记载是康熙皇帝亲自取的。康熙十四年仲春时节,康熙南巡。大驾光临太湖,来到秀丽的洞庭东山。巡抚宋荦命手下买朱元正家制作的“吓杀人香”茶,进献皇上。康熙见此茶条索纤细,卷曲像螺,觉得十分可爱,冲泡后但见“雪花”飞舞,清香袭人。他啜饮了几口.顿觉鲜爽生津。康熙问此茶叫什么名字?宋荦连忙回答说“吓杀人香”,意思是此茶香到了极点。康熙说:“茶倒是精品,但茶名登不了大雅之堂。朕以为,此茶既然出自碧螺峰上,茶叶又卷曲似螺,就改名为‘碧螺春’吧!”
六、乔婆子碧螺春的来历
1、久负盛名的碧螺春茶,产于太湖洞庭东西二山。有关碧螺春的由来,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。
2、清康熙年间,当地人在洞庭湖东碧螺峰石壁上发现了一种野茶,便采下带回作饮料。有一年,因产量特多,竹筐装不下,大家把多余的放在怀里,不料茶叶沾了热气,透出阵阵异香,采茶姑娘都嚷着:“吓煞人香!”。这“吓煞人香”是苏州方言,意思是香气异常浓郁。于是众人争传,“吓煞人香”便成了茶名。清康熙三十八年玄烨(康熙皇帝)南巡到太湖,康熙认为“吓煞人香”这个名字不雅,便赐名为“碧螺春”,从此沿用至今。
七、碧螺春的来历和故事
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,起源于福建省武夷山。据传,明朝时期,有一位名叫张姓的茶农,在武夷山采摘茶叶时,发现一只碧螺蜗牛爬上了茶树,而茶树的叶子也因此变得特别鲜嫩。他将这些茶叶制成茶,口感鲜爽,香气独特,被称为碧螺春。碧螺春因其独特的产地和制作工艺而备受推崇,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今,碧螺春已成为中国茶叶的代表之一,享有盛誉。
好了,关于碧螺春是有故事的茶和碧螺春是谁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,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!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龙谷丽人茶多少一斤(龙谷丽人茶是什么茶什么价格)
2025-07-08 02:21:22西湖龙井茶:绿茶皇后,品质揭秘与影响因素
2025-06-25 06:14:06安吉白茶泡出来是什么颜色_安吉白茶放一会颜色变深
2025-06-23 08:03:00清明绿茶:色泽诱人、香气四溢的健康佳品
2025-06-10 01:06:56嫩芽是什么茶-重庆定心嫩芽绿茶价格
2025-06-01 11:32: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