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革期间,由于科研生产工作的停滞,云南红碎茶的品质普遍较差,档次较低,制茶设备也较为落后。这一局面促使1975年云南茶叶科技座谈会将提高红碎茶品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之一。在省外贸局、省农业局的领导下,省茶科所主持,省茶叶公司、勐海茶厂、凤庆茶厂等十余家单位参与,开展了“云南省提高红碎茶品质联合实验”。从1976年至1978年,在凤庆、勐海等地进行了227批次的实验,掌握了提高红碎茶品质的关键性措施,统一了红碎茶初制工艺为:鲜叶-重萎凋-轻发酵-毛火-摊凉-足火。这一全省性的实验工作推动了云南红碎茶生产的发展,1977年全省红碎茶收购量达1647.85吨。
《云茶大典》记载,1980年至1983年,云南省茶叶公司、凤庆茶厂、省农机研究所、临沧地区茶科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“云南红碎茶初制工艺及机具改革研究”,设计试制了红碎茶挤揉机,提出了与之配套的新工艺,进一步提高了云南红碎茶的品质。
1979年至1984年,省茶科所进一步开展了“提高红碎茶品质的工艺研究”,提出了“鲜叶-轻萎凋-快速揉切-控制发酵-一次干燥”的新工艺,使红碎茶品质有了明显提高。
在总结全省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,省茶科所从1985年开始在澜沧、勐海等地开展红碎茶初精制合一加工技术推广工作。至1988年,仅澜沧县惠民茶厂一家,红碎茶产量达到161.55吨,工艺稳定,品质上乘,年产值达140余万元。澜沧惠民茶厂从此成为云南红碎茶出口商品基地。
《云茶大典》还记载,勐海星火茶厂1989年建成投产后,以加工红碎茶为主。该厂购进CTC三联机加工红碎茶,实现了红碎茶初精加工合一。1990年,勐海全县共生产红碎茶约1000吨。
1989年,云南省茶叶公司为大渡岗茶厂引进了一套英国CTC红碎茶加工成套机械设备,当年9月投产,生产效率显著提高,产品规格质量深受国外客户欢迎,出口售价也比原来的传统红碎茶每吨提高200~300美元。
20世纪90年代以来,勐海茶厂、凤庆茶厂、大渡岗茶场等单位也引进了多套CTC红碎茶成套设备,云南红碎茶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红碎茶好吗
2025-04-11 08:09:08红碎茶图片「广东红碎茶介绍」
2025-05-06 23:07:21功夫红茶和红碎茶的共性特征介绍你不知道的茶叶秘密
2025-05-13 23:41:46红碎茶与功夫红茶区别,功夫红茶怎么泡最好喝
2025-04-22 22:44:55红碎茶和红茶的区别(碎红茶图片)
2025-04-23 22:53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