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感谢邀请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老白茶制作标准的问题,以及和白茶的等级的一些困惑,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,也没有关系,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就开始吧!
一、白茶判断标准
白茶鲜叶越嫩、越饱满,白化程度越强,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,品质越高,越显尊贵。
以白牡丹为例,3-5年的老茶,其银针色彩偏黄,这就是转化的呈现;以寿眉饼为例,除非5年以上的老茶,否则不可能颜色统一为灰褐色;以老茶为例,白茶有“不落地茶”之称,整个生产流程不落地不粘土,干茶不洁净基本可以判定有问题,要么是生产环节不讲究,要么是保存有问题,再就是做旧。
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白茶,茶饼占了半壁江山,对于茶饼质量的判断,除了上述几点,还可以通过观察凹面来展开。因为压饼的工艺问题,凹面一般会显得细碎,跟凸面大不相同。如果正反面一样,基本断定是“金包银”,或者说“撒面儿”。
嫩香是白茶的特色之一,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,嫩香越浓,越持久,品质越高。
冲泡之前,可以先闻干茶。工艺讲究的白茶,香气纯正,不会有杂味儿。有些锅炉热风吹出来的茶叶,可以明显闻到煤渣味儿。同样,因为保存问题或做旧手段而产生的霉味儿,也证明不合格。
在白茶冲泡之前一般会先温杯,然后投茶轻轻摇几下再闻香,这样效果更加明显。不同地域、不同工艺所产白茶香气是有区别的,柔和与刚烈,内敛与张扬。
用95摄氏度左右开水冲泡,切勿加盖,至三分钟后,观白茶舒展,还原呈玉白色,叶片莹薄透明,叶脉翠绿色,叶底完整均匀、成朵,似片片翡翠起舞,颗颗白玉卧底,汤色嫩绿明亮,此时,白茶的独特性状达到至纯至美。
白茶是有活性的茶。好的白茶,冲泡之后,叶底鲜活,不会有“死相”。同时,冲泡的过程中,水分重新通过叶脉进入叶片当中,在白茶制作过程中的失水过程也能再次呈现出来,从而判断工艺水平。
一是看颜色,二是看纯净度。不同等级、不同年份的白茶汤色非常容易辨别,白茶中白毫银针汤色杏黄,而同等年份的寿眉汤色呈现橙黄色;观察茶汤的净度时,最好使用玻璃公道杯,可以从侧面很直观的观察茶汤是清澈还是浑浊,但在观察判断的时候,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。
一份白茶,即便是老白茶,汤色仍然应该是纯净的,不会浑浊。
待茶汤凉至可入口时,细细品味,滋味鲜爽,唇齿留香,进入最高境界。干与润、涩与顺、苦与甘、薄与厚、醇与水,这几组概念,是可以大致囊括白茶口感的。
好的白茶,喝到嘴里应该是柔顺、滋润、甘甜、醇厚、爽朗的感觉。除了苦涩是茶叶本身就有的东西,工艺手段很难完全转化掉,其他的情况都是不理想的。
二、云南白茶生产执行标准
白茶的国家执行标准为《GB/T22291-2017》,本标准规定了白茶的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标签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。本标准适用于以茶树的芽、叶、嫩茎为原料,经萎凋,干燥,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。
三、2018白茶国家标准原文
本标准按照GB/T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
本标准代替GB/T22291—2008《白茶》。与GB/T22291—2008相比,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
——产品中增加“寿眉”并规定相应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;
一一理化指标中增加水浸出物指标。
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。
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339)归口。
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、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、福鼎市质量计量检测所、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、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、政和县白牡丹茶业有限公司、政和县稻香茶业有限公司、福建农林大学、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、中国茶叶流通协会。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翁昆、蔡良绥、潘德贵、林健、林有希、余步贵、黄礼灼、赵玉香、孙威江、张亚丽、蔡清平、邹新武、朱仲海。
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
本标准规定了白茶的产品与实物标准样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标签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。
本标准适用于以茶树Camelliasinensis(Linnaeus.)O.Kuntze的芽、叶、嫩茎为原料,经萎凋、干燥、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。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
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
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
GB/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
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
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〔2005〕第75号
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《食品标识管理规定》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〔2009〕第123号
GB/T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,经萎凋、干燥、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。
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、二叶为原料,经萎凋、干燥、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。
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,经萎凋、干燥、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。
以大白茶、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,经萎凋、干燥、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。
4.1白茶根据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,分为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贡眉、寿眉四种产品。
4.2每种产品的每一等级均设实物标准样,每三年更换一次。
具有正常的色、香、味,不含有非茶类物质和添加剂,无异味,无异嗅,无劣变。
5.2.1白毫银针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。
5.2.3贡眉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。
5.2.4寿眉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4的规定。
5.4.1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2的规定。
5.4.2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3的规定。
应符合《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》的规定。
6.2.1试样的制备按GB/T8303的规定执行。
6.2.2水分检验按GB/T8304的规定执行。
6.2.3总灰分检验按GB/T8306的规定执行。
6.2.4粉末检验按GB/T8311的规定执行。
6.2.5水浸出物检验按GB/T8305的规定执行。
6.3.1污染物限量检验按GB2762的规定执行。
6.3.2农药残留限量检验按GB2763的规定执行。
7.1.1取样以“批”为单位,同一批投料生产、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,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。
7.1.2取样按GB/T8302的规定执行。
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,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,方可出厂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、水分和净含量。
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,检验周期每年一次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,应进行型式检验:
a)如原料有较大改变,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;
b)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;
c)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。
型式检验时,应按第5章要求全部进行检验。
按第5章要求的项目,任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。
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,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/T8302规定加倍取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,以复验结果为准。
产品的标志应符合GB/T191的规定,标签应符合GB7718和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〈食品标识管理规定〉的决定》的规定。
运输工具应清洁、干燥、无异味、无污染。运输时应有防雨、防潮、防晒措施。不得与有毒、有害、有异味、易污染的物品混装、混运。
应符合GB/T30375的规定。产品可长期保存。
四、2010年福鼎白茶执行标准
福鼎白茶的执行标准为《GB/T22291-2017》,该标准适用于白茶栽培、生产、加工、储存、审评等各方面,同时新执行标准增加术语和定义,产品增加了寿眉,另外对茶叶的定义、特征做了详细的补充和说明。本标准规定了白茶的产品与实物标准样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标签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。本标准适用于以茶树Camelliasinensis(Linnaeus.)O.Kuntze的芽、叶、嫩茎为原料,经萎调、干燥、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。
关于老白茶制作标准,白茶的等级的介绍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老白茶价格解析:品质、年份与品种决定价值
2025-05-23 23:45:44洞庄老青茶与深山韵老白茶:探索中国茶叶魅力与历史
2025-05-15 20:33:28老白茶能晒吗「茶叶需要晾晒吗」
2025-06-20 01:09:16探秘传成老白茶:品质、文化、养生之道
2025-05-19 11:42:45老白茶用什么茶具泡最好_白茶怎么泡更好喝
2025-06-07 08:22:32